4月9日,菲利普亲王逝世。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携手走过74年的他,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但是英大发现,菲利普亲王的舅舅路易斯·蒙巴顿(Louis
Mountbatten)的人生却更加的戏剧化:一出生就享有八国继承权,没有才能却靠背景当上了海军元帅,拥有开放式婚姻的双性恋,甚至还是查尔斯王储的恋爱导师......
1900年,蒙巴顿出生于英国温莎的王室家庭。
他的出身非常高贵,拥有德英两国血统。父亲是德国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母亲是赫茜·维多利亚公主,也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
欧洲王室为了保持其血统的纯洁和高贵,各国王室近亲之间都会进行通婚,所以成员间的血缘关系都格外的错综复杂,可能要画n个超长树状图才能理得清。
因此蒙巴顿一出生便拥有了欧洲八个国家的王位继承权,还有众多的“皇亲国戚”,欧洲每个国家的君王几乎都是他的表兄堂弟。 Louis Mountbatten was
born at Windsor Castle on 25 June 1900. He was the son of Prince Louis of
Battenberg and Princess Victoria, and had close links with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His grandmother was Queen Victoria and his sister was Princess Alice,
the mother of Prince Philip.
路易斯·蒙巴顿,1900年6月25日生于温莎城堡。他是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和维多利亚公主的儿子,与英国王室关系密切。他的祖母是维多利亚女王,姐姐是爱丽丝公主,即菲利普亲王的母亲。
如此显赫的家世,恐怕连狗血小说都不敢这样写吧?!而作为英国的贵族,有一项传统就是要到英国皇家海军服役,蒙巴顿也不例外。他在13岁时就考上了英国奥斯本皇家海军士官学校,后来转入达特茅斯海军学院,并以80人里名列第一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便进入海军战列舰服役。
凭借着自己的“背景”,蒙巴顿的海军生涯可谓是平步青云。
刚成为皇家海军的少尉不久的他,就被提拔为中尉。而且还获得了暂时退役的机会,被保送到剑桥大学学习国际政治。
1920年,他又奉命回到了海军部队。随后被又被提升为海军上尉,与威尔士亲王等人一同访问多个国家。
蒙巴顿虽然没干出些什么实质性的成就,但是在服役时却受到了许多的军人欢迎。
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各艘军舰引进了电影放映设备,帮皇家海军租借了大批最新的影片。他把贵族热衷的马球带到了海军部队里,时不时还爱弄些小发明小创造。
当时年仅32岁,从来没打过仗的蒙巴顿又被晋升为海军中校。在1934年开始担任“勇敢”号驱逐舰舰长。
在一次任务中,战舰遇到了风暴,按规定在暴风雨中行驶的最高速度为14节,但是他却指挥战舰开到了28节。还好没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而他竟然也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二战期间,作为第五驱逐舰舰队的旗舰“凯利”号的舰长,蒙巴顿自然也加入了战争。但是作战经验不足的他,遭遇了多次失利。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晋升之路。得益于他的身份和背景,蒙巴顿在竞选中打败了英、美众多战功卓著的战将,就任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
然而,上任后的蒙巴顿,却把实际指挥权交给别人,自己什么都不管。
这么不负责任的司令,却“捡漏”收复了缅甸殖民地,得到了英王乔治六世的嘉奖,被被封为缅甸的蒙巴顿伯爵。
有了“战绩”后,蒙巴顿前往印度,担任印度副王兼印度总督。而就在这时,印度爆发了独立运动,面临着宗教冲突的问题。
于是,蒙巴顿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顿方案》(Mountbatten
Plan),把印度的国土分成三个部分:印度、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以避免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矛盾。The Viceroy was instructed to
create a unified India without partition, but he concluded that a united India
was unachievable and so, he set about planning for two independent nations;
Hindu-dominated India and Muslim-dominated
Pakistan.蒙巴顿作为总督,奉命要建立一个统一不分治的印度,但他认为统一印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开始计划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印度教主导的印度和穆斯林主导的巴基斯坦。
viceroy /ˈvaɪsrɔɪ/ n.总督partition /pɑːˈtɪʃn/ n.隔断;分割;分治
然而,在这个方案中,蒙巴顿却把克什米尔地区撂在一边,让人民自己决定归属。
但是这却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争夺该地区,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至今仍是印巴双方争执不断的导火索。
1965年,蒙巴顿正式退休了。退休后的他经常到爱尔兰斯莱戈郡的马勒莫度假。这个地方是爱尔兰共和军的主要藏身地,危机四伏。但是蒙巴顿并不听劝阻,依旧非常喜欢来这里游玩。
1979年,蒙巴顿和家人在乘坐游艇时,被爱尔兰共和军安装在游艇上的炸弹炸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蒙巴顿逝世后,英国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国葬。
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高富帅,蒙巴顿的感情生活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蒙巴顿的初恋是在10岁那一年,那时他第一次见到表姐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
玛丽亚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三女儿。她有一双动人的蓝色大眼睛,性格非常的乖巧温柔。
少年时期的蒙巴顿,为表姐的美貌和温柔而倾心。他在床头放着一张玛丽亚的照片,一心想着等长大成人后,迎娶她为妻。
然而不幸的是,1918年,19岁的玛丽亚和家人一起被枪决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蒙巴顿悲痛欲绝。玛丽亚就像是一抹白月光,永远在他心里占据着一席之地。
1920年,在剑桥大学就读的蒙巴顿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埃德温娜·阿什莉(Edwina Ashley)。两人一见钟情后,坠入了爱河。
埃德温娜的外祖父欧内斯特·卡塞尔(Ernest
Cassel)是一位金融大亨,在离世后,留给了埃德温娜200万英镑的巨额遗产,使她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富婆。
相恋两年后,蒙巴顿和埃德温娜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后育有两个女儿。
然而,结婚后没过多久,非常喜欢交际的埃德温娜,风流韵事不断传出,连女儿都说妈妈身边有许多“叔叔”。面对妻子的出轨,蒙巴顿一开始非常难以接受。但是后来想开了,决定夫妻两人“各玩各的”,各自与情人相处甚欢,开始了一段开放式的婚姻。Lord
Mountbatten married Edwina Ashley in 1922. As The Washington Post reports, "They
would stay together with separate beds and, to some extent, separate lives. But
they would remain loving, mutually supportive chums.
"蒙巴顿勋爵于1922年与埃德温娜·阿什莉结婚。正如《华盛顿邮报》所报道的那样,“他们住在一起,但是会分床睡,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但他们仍然是充满着爱、相互支持的密友。”
chums /tʃʌm/ n. 朋友;密友;伙伴 1947年,蒙巴顿被任命为驻印总督,埃德温娜陪同他一起前往印度,他们很快就和印度上流社会打成一片。
当时的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则被埃德温娜的高贵优雅所迷住了,并大胆地向其示爱。埃德温娜对风度翩翩的尼赫鲁也有着些好感。 据说,两人之间谈了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并没有肌肤之亲。
对于妻子和尼赫鲁之间的交往,蒙巴顿心知肚明,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干预,坦然接受。
1960年,埃德温娜在睡梦中逝世。这个噩耗让蒙巴顿心碎不已,依据妻子的遗愿对她进行了海葬。
这段开放式婚姻本来已经非常令人震惊,但是蒙巴顿又被传出是个双性恋,还被爆出性丑闻。
据说,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摩洛哥一个叫做“红房子”的地方,这里是“高级海军军官享用的高档同性恋妓院”。 Lord Mountbatten is also
thought by some historians to have been bisexual, having affairs with both men
and women. The Times reports that Lord Mountbatten was in a relationship with a
man for the last eight years of his
life.蒙巴顿勋爵也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双性恋,与男性和女性都有外遇。《泰晤士报》报道说,蒙巴顿勋爵在他生命的最后八年曾与一名男子交往。 bisexual
/ˌbaɪˈsekʃuəl/ adj.双性恋的;两性的; n. 双性恋者 谁能想到,生性风流的蒙巴顿曾经还是查尔斯王储的恋爱导师。
查尔斯和蒙巴顿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蒙巴顿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他指导,尤其是在恋爱上。
查尔斯曾经痴恋于卡米拉(Camilla),还将她带到蒙巴顿的家里做客。但是蒙巴顿却并不支持这段恋情,他告诉查尔斯,卡米拉并不适合做王储妃。
这时候的蒙巴顿,一心觊觎英国王室的王权,试图将英国王超改名为蒙巴顿王朝,但是遭到了拒绝。于是他便把目光锁定在了查尔斯身上。
在卡米拉嫁为他人妇后,蒙巴顿便将自己单纯的外孙女阿曼达·克纳奇布尔(Amanda Knatchbull)介绍给了查尔斯。
查尔斯欣然接受了建议,给阿曼达的母亲写信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Playing matchmaker
once again, Mountbatten spoke to Charles in 1974 about a possible marriage to
his granddaughter, Amanda Knatchbull, Charles took his advice and wrote to
Amanda’s mother, Lady Brabourne, about the potential marriage.
蒙巴顿又一次扮演媒人,1974年,他告诉查尔斯与孙女阿曼达·克纳奇布尔有结婚的可能,查尔斯采纳了他的建议,写信给阿曼达的母亲布拉伯恩夫人关于结婚这件事。
matchmaker /ˈmætʃmeɪkə(r)/ n. 媒人;红娘
阿曼达的母亲并没有直接回绝查尔斯,而是告诉他,自己赞同他的想法,但是阿曼达现在才16岁,得等她长大后再询问她本人的想法。
在等待阿曼达这段期间,蒙巴顿还建议查尔斯说,现在没必要完全安顿下来,毕竟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来说,还有许多“艳遇”的机会。
而查尔斯也非常的听话,先后与多位女性约会,发展了暧昧或恋爱关系。
野心使得蒙巴顿非常迫切地想促成查尔斯和阿曼达的这段姻缘,于是他打算带着阿曼达和查尔斯一起出访印度,为两人制造机会,顺便利用舆论促成这段婚姻。但却遭到了阿曼达和查尔斯双方父母的反对。
在这次访问到来前,蒙巴顿不幸遇难,最终由查尔斯一人出访。而访问结束后查尔斯立刻向阿曼达求了婚,但是仍然深陷悲痛和恐惧之中的阿曼达拒绝了他。
蒙巴顿的野心最终还是落空了。不过就算他没有遇难,如今查尔斯王储在王室中的地位恐怕也难以帮到他,蒙巴顿终究还是错付了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