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吃瓜群众”这个在字典里找不到的词汇火了,甚至成了“霸屏”的常客。但“吃瓜群众”到底所指何为,英文世界的歪果仁们又是怎么翻译的呢?咱们一起聊聊“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吃的是什么瓜?】
“吃瓜群众”中的“瓜”,最初实际上是“瓜子”的意思。在论坛、qq群、微信群中,经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一堆人围观,然后就会形成盖楼、刷屏:
“前排出售瓜子”
“前排吃瓜子”
“前排吃瓜”
“吃瓜群众”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于是,渐渐地就有人直接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来形容围观某事物、事件的人们。
【“吃瓜群众”的N种译法】
那么,问题来了,“吃瓜群众”的英语该怎么翻?
当然不能直白地翻译成“melon-eating masses/people”。
如果真的是不明真相的无辜分子,大抵可以翻译成“the people/ public who are kept in the dark”或者“the people who are unaware of the truth”。
但事实上,这些群众未必是对真相全然不知,他们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表达观点而已,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netizens”或是“internet users”
纵览近期国内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无不活跃着“吃瓜群众”的身影。
我们谈论的“吃瓜群众”多是活跃的网民,因此不少外媒将其简单翻译成“netizens”或是“internet users”。
美国的新闻网站quartz说傅园慧赛后接受采访的反应“赢得了‘吃瓜群众’的心”(won over chinese netizens' hearts),由于很多“吃瓜群众”来自微博,因此新闻中也用了“weibo users”的表达方式。
有时,吃瓜群众是爱憎分明的,他们绝不是“墙头草”(fence-sitters), 比如美国《洛杉矶时报》就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曾在新闻中,用了“ordinary social media fans”(普通的社交媒体粉丝)来表达“吃瓜群众”的含义。
spectator
“吃瓜群众”在热点事件中总表现出“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样子,但究其根本也是观众的一种,因此也可以翻译作“spectator”一词。
英国《镜报》就捕捉到里约奥约会上秦凯给何姿戴上戒指并向全场的“吃瓜群众”(spectators)竖起了大拇指的细节。
Qin placed the ring on her finger and gave a "thumbs up" to the spectators.
onlookers
当然,也有读者自称是“吃瓜群众”,因为这一群体的人难免存在看客心态。“吃瓜群众”就是一群哪里热闹往哪走,哪里有事往哪儿看的人。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翻译作“onlookers”。
在新媒体的舆论场中,仿佛一天不跟进,就有被落下之势,因此不少“吃瓜群众”也属于随大流的人群,具有从众心理,英文中用“people with the herd/mob mentality”来形容这一人群,或者说“jump on the bandwagon”、“go with the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