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三大典故
典故一: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当时他主张对内要举贤、强健兵力,对外要联合齐国对抗秦国,无奈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反对,最后被免除职位,并被流放驱逐。流放期间,他完成了生涯里最著名的几部作品,包括《离骚》、《天问》和《九歌》等。公元前 278 年,屈原因不忍直视秦军攻破祖国城门、侵略自己的故乡,在写下《怀沙》这件作品后,便自投汨罗江自尽。 ,这日正好为五月五日。百姓都十分哀痛,跑到江边试图挽救屈原。船夫在江上划船试图打捞屈原尸体,有渔夫为了避免鱼虾啄食屈原尸身,投入鸡蛋、饭团、老医师则倒入雄黄酒(realgar wine)试图弄晕鱼群。后来,这些行为就演变成今日端午节包粽子(rice dumpling/zongzi)、喝雄黄酒的习俗。为了纪念屈原投江,人们便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典故二:源自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年考古挖掘到大量文物出土,并推测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专家的推判,这应该是史称百越族的遗物。百越族人民断发纹身、生活在水乡、崇拜龙腾,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端午节起源的另一说法是,它是百越族创建、用以祭祖(worship ancestors)的节日。
典故三:纪念孝女曹娥
还有一个典故指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救父投江的东汉上虞孝女曹娥。她的父亲落水后,接连几天都没有下落,让当时年仅 14 岁的曹娥时常对着江面连夜哭泣。几天的五月五日,她也投江而亡。没想到,五天之后,曹娥的尸体竟带着父亲的遗体上岸。人们被她的孝心感动,便决定将五月五日订为纪念曹娥的节日,并在她投江的地方设立曹娥庙。
端午节习俗
避五毒
东亚地区有一俗谚:「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谓「五毒」就是蛇、蟾蜍、蜈蚣、蜥蜴、蝎子,而所谓的驱五毒则是要提醒人们远离病害。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纸张剪成五毒形状贴在门窗上以达到驱毒之效。
挂艾草、菖浦
艾草(moxa)代表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菖蒲(calamus)则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将其插在门口有驱邪之用。再加上两者都有驱赶蚊虫的功效,对五六月的湿热天气及易孳生蚊虫的环境可有着大力的功效。因次在端午节,人们会挂上艾草及菖浦等香草来驱邪、驱虫。
包粽子
楚国人民在屈原投江后,为了避免鱼群啄食其尸体,便将米用竹筒包裹后丢入水中让鱼群饱腹。这样的习惯随后渐渐演变成用一种用荷叶(lotus leaf)包裹糯米(glutinous rice)及其它馅料(filling)而制的食物,即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粽子。若要在端午以粽子为赠礼,切记要将粽子「分装」后再送出,避免和象征上吊、轻生的「吊肉粽」民间习俗联想在一起。
赛龙舟
划龙舟的习俗同样跟屈原投江的典故有关。据传,当屈原在身上系上大石,下定决心投江自尽后,他的朋友、当时人民纷纷尝试划着船只奋力拯救,最终却无果。这段尽心抢救屈原的故事,逐渐演变为划龙舟的习俗,人民会拼命划着龙舟,用以缅怀屈原。演变至今,划龙舟已成为一项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运动项目,许多县市会在每年的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例如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以及高雄爱河端午嘉年华等。
喝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惯是为了驱毒、避邪。雄黄由硫和砷等矿石组成,在古代是一种中药材,可用来制作解毒剂、杀虫药等。但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饮用雄黄酒其实会造成人体损害,因此尽管端午节曾有喝雄黄酒的习俗,现在也几乎不会有人饮用了。
立蛋
据说端午节当天中午是阳气最重的时节,因此端午节还有一个立蛋的有趣习俗。只要在中午能立起生鸡蛋,就代表着你成功吸收了天地之间的阳气,并会获得一整年的好运气。
配戴香包
以前的香包(fragrant sachet)会放入朱砂、雄黄等驱虫的矿石(ore),因此其用意其实和门前挂艾草、菖蒲一样,是为了驱虫、驱邪,可作为平安符。除此之外,早期香包多由女性亲自缝纫,因此也能透过缝制香包来展现女性的缝纫技巧。而现在端午节香包外观多以卡通人物的形状呈现,内容物也多以芳香豆来取代以往使用的驱虫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