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爱跟我说话?
通常孩子在小时候如果跟父母之间有充足的资讯交换、情感表达,以及权力关系是相对平等的情况下,小孩长大后也能与父母维持较正向的亲子关系。
根据2019年天下杂志所做的亲子关系调查,显示台湾有85%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其中几个主要原因包含:父母爱问敏感问题(30%)、觉得父母跟自己不熟帮不上忙(13%)、跟父母没有话题(4%)等等。从以上几个原因也可以看出,台湾的亲子关系如此「僵化」,可能归咎于以下几个原因:
父母缺少聆听,只有单方面说话
现代父母多半忙于工作,因此亲子一见面,父母想到什么想提醒的就得「趁机」赶快说。虽然这可能是为了孩子好,但也得留意沟通是「双向互动」。如果一见面就急着想告诫孩子什么,孩子就容易把「父母=训话」联想在一块,自然就不想跟父母聊自己的事了。
父母只关心特定议题,忽略孩子其他表现
大部分父母都很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听到孩子讲课业以外的事情可能会不小心忽略或敷衍。其实孩子多少都会解读父母的反应,他们知道父母对这话题没兴趣,自然就不想继续聊。建议家长如果能多关心孩子的交友人际互动、对于某些事件的想法等等,相信父母就能越来越了解孩子的想法,有效改善亲子互动。
父母没有在对的时机跟孩子沟通
我们大人在工作忙碌、心理疲惫时都容易有情绪出现,更何况孩子呢?请父母记得跟孩子沟通前,也要留意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不然双方都在愤怒或悲伤的时候沟通,很难有效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留意,有些话题如果会让孩子感到尴尬或敏感,父母就不要先急着问,而是让孩子知道,等他们心里已经调适好、准备好之后,都可以随时找你讨论。
1.专注聆听、不急于给建议
当父母没有听完孩子说的话就急着表达,其实就是「不尊重孩子」的一个表现。请父母先抛开「孩子的观念正确与否」的想法,试着在聆听的过程中抱持着「孩子为何这么说」、「孩子为何有这种感受」的心态,并在聆听过程中保持专注,适时点头回应。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专注聆听时,他们就愿意说更多。
2.抱持「换位思考」心态,同理孩子感受
父母跟孩子由于身分地位、角色、出生背景不同,沟通过程中有「代沟」,或是不理解他们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即便如此,父母还是要抱持着「换位思考」的心态,试着去同理孩子的感受。这么做也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跟父母沟通是安全的、被接纳的,他们也会逐渐愿意向父母打开心房。
3.依照孩子的说话习惯/语言程度来沟通
每个孩子的说话风格跟语言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孩子比较怕生,不太爱主动说话。这时可以出「是非题」、「选择题」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想法,沟通相对更有效率。等到孩子比较年长时,可以多问「为什么」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想法。
4.多使用正面语句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没有人喜欢被过度被苛责。当孩子犯错或是沮丧时,请先引导孩子说出事情原委跟感受,不做批评。并且先用正面语句鼓励孩子(例如:谢谢你跟我说今天跟同学吵架的原因);接着可以适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改善问题,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 (例如:那你觉得下次怎么做不会和同学吵架?)
5.清楚表达对孩子的期许
沟通的目的就是要有「共识」。在对话结束之前,父母也要清楚向孩子说明期许或要求,但注意语气要温和,勿使用命令句。特别提醒家长在订下原则后,父母也要要遵守约定,如果父母先破坏约定的话容易让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或是亲子之间信赖遭到破坏。例如:
不随着孩子的哭闹、闹脾气就买玩具给孩子
当初如果承诺孩子考试满分就给孩子礼物,就要确实兑现
6.赋予孩子选择权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孩子年纪小,判断力不足就急着帮孩子下决定。但这么做可能让小孩长大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可能也会认为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没用,就更不想与父母沟通。适度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会让他们有受到尊重的感觉,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培养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心态。
5种亲子沟通地雷
在做亲子沟通时,请家长也要留意有些沟通地雷会破坏亲子之间的感情,甚至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并影响他们往后的人格发展。如果家长不希望打坏亲子关系,建议以下几5个亲子沟通的地雷,家长们要尽量避免。
1.总是提出主观意见或道理
很多父母以「我以前在你这个年纪…」为开头,提出很多个人主观的意见或是长篇大论的道理。事实上时代不断变迁,即便父母当时那样做,也不见得适用在现代或孩子身上。这种的沟通方式也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建议无论父母认同孩子与否,都要先放下成见,听他们说。
2.总是用质问语气沟通
质问语气通常会以负面字眼作为开头,像是:「你为什么不…」、「你怎么不会…」、「你怎么这么…」、「你难道不能…」。
这样的说话方式,会容易让听者觉得有被「责备」的感觉。即便他们没有做错什么,或是父母真的没有责备的意思,负面的质问语气会让孩子有不被信任的感受。长期用这种方式沟通也会间接地破坏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很糟糕、没有价值。建议父母要用正面、清楚的话语传达自己的需求,才不会让孩子心里不好受。
3.没有厘清事情脉络就责备孩子
在比较早的年代,我们或许都看过有些父母接到学校的电话,听到孩子出错,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孩子或开骂。事实上,孩子与人争吵的动机或犯错的原因,不一定如外界师长、家长所想像。如果只依据表面结果的好坏来做评断孩子,不仅不够客观,也会破坏彼此的信任感。孩子之后也不会想跟父母沟通任何事情。建议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时,家长都要先冷静地厘清事情来龙去脉与孩子的想法,再一起思考解决问题。
4.以保护为由限制孩子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会藉由同侪互动、流行文化来逐渐塑形个人意识与想法。但这个时候如果不让孩子做决定,或是以保护为由限制孩子不准做某些事情,可能只会让他们更叛逆,也可能让孩子变得无法做决定而更依赖父母。孩子进入这段成长期,应该是多鼓励孩子尝试。透过自我实践的方式,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志向、人生目标等。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不至于太迷网,也会更有自信。
5.不准孩子表达情绪(发脾气、哭泣)
情绪也是表达个人状态的一个方式,而且人不论到了几岁都会有情绪。如果不准孩子表达情绪,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遇到问题也比较不愿寻求他人协助。当孩子有情绪时,请让他们适度表现出来。如果情绪反应比较激烈时(摔物品、打人等),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问他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渐渐地帮孩子厘清自己的感受后,他们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孩子若从小就懂得和自己的情绪共处,长大后他们也比较容易成为理性的大人。